2009年“7·5”新疆暴乱尚未平息之际,程贤章不顾个人安危带着助手,飞往乌鲁木齐。“大暑”第二天,程老就穿越了戈壁滩,闯了火焰山,考察了水利工程坎儿井,感受了维吾尔同胞的热情。面对坎儿井,他感叹“坎儿井长流的雪水使荒漠的大沙漠出现了绿洲,出现了盛产瓜果的沙漠江南。所有朝廷任命和流放到新疆的官吏,例如林则徐、左宗棠都对修建坎儿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”。
程贤章带领考察小分队,走访了济宁段古运河、黄河入海口、钱塘江、京杭大运河、黄浦江、鸭绿江、松花江、渭河等多处治水工程,记录下其所见所想,并以实际行动不断感染着其他作家加入写作队伍。
名家加盟
程贤章在考察期间,忘记了高龄和身体状况,带着一颗年轻而炽热的心,不畏严寒酷暑奔走于全国各地。每到一个地方,程老都不忘与他的作家朋友们通电话,还经常登门拜访,他的行动让作家们深受感动和鼓舞。
程贤章极其富有亲和力和凝聚力,许多名作家一听到程老主持编写《中国治水史诗》的消息,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,积极参与此书的创作,在文坛掀起了写治水史的热潮。比如,程老的山东之行,与山东作协主席张炜碰面时,张炜就表示,“就凭老兄来到山东、我们在济南见面这一点,我工作再忙,也应该写一篇”。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,《中国治水史诗》的作者队伍就这样一天天壮大起来,以至于形成最终罕见的明星作家大集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