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3] 吴恕:《激荡与调和》(增订本),71页,新北,正中书局,1992。
[4] 邓利平主编:《报纸业务新理念探析》,18~20页,兰州,兰州大学出版社,2005。
[5] 《罗丹艺术论》,62页,北京,人民美术出版社,1978。
[6] [美]约翰·霍洛韦尔:《非虚构小说的写作》,71页,沈阳,春风文艺出版社,1988。
[7] [美]M.迪克斯坦:《伊甸园之门》,131页,上海: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,1985。
[8] [美]杰克·海敦:《怎样当好新闻记者》,211页,北京,新华出版社,1980。
[9] 引自刘明华:《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》,81页,北京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3。
[10] 李茂政:《当代新闻学》,239页,新北,正中书局,1987。
[11] [美]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:《新闻写作教程》,384页,北京,新华出版社,1986。
[12] 刘明华:《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》,102页,北京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3。
第三章 稿件处理(上)——选择
第一节 稿件选择意义与稿源分类
一、稿件选择的必要
新闻稿件林林总总、良莠不齐,既涉及大千世界的种种变动,也隐含着作者的立场态度和审美情趣。每家报纸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,都会从各自的利益诉求、编辑方针、对象需要来对稿件进行选择,以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。由此来看编辑对稿件的选择,既是一种被动性,也是强制性的选择。曾任《纽约时报》编辑部主任的埃德温·詹姆斯说过:“我们每天收到100万字的新闻,而只能用12.5万字……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。”施拉姆更直截了当地指出:媒体的职责是“广泛、迅速而方便地提供信息……它们从社会上所能获取的一切信息中选择它们愿意广为发布的内容。它们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与扩大以提供给广大的传播对象……筛选艺术也许是它们运转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。”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