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种很大的可能是五谷恰与传统的五行相对应,通过声、色、味、时与五行相对应,彻底将五行思想融入饮食当中。比如麦对木,黍对火,稷对土,稻对金,豆对水,而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分别与木火土金水相对,因而相应的,麦类对木属的肝具有滋养的功效,豆类对肾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,粟米则作为五谷之首,能补脾益胃。
◎稻
◎麦
◎粟
◎粱
◎稷
◎稗
《黄帝内经》中对“五谷”的定位十分清楚,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。”言外之意,“五谷”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,而水果、蔬菜和肉类只作为辅助和补益。
与现代“肉食为王,无肉不欢”的饮食理念不同,古代对于谷物的依赖是十分强的,主要是上古的蔬菜水果的栽培与谷物相比略显单薄。这一点从“菜”字的字形中就可以看出,所谓“菜”,是一种需要采集的草。虽然在《国语》中有烈山氏之子柱“殖百谷蔬”的传说,但直到周代,菜大多是采集而非耕种,需要等到成熟季节采而食之。食用的蔬菜瓜果大概只有二十多种,人工栽培比较多的也就葵、韭、芸、瓜、瓠、葑等几种。
葵是秦汉之前食用最普遍的蔬菜,又叫“冬寒菜”,这种古老的蔬菜今天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,只在湖南、四川一带还出现在饭桌之上,而在当时却被誉为“百菜之首”,因其口感甘滑受到喜爱。另外一种叫“葑”的蔬菜,今天被称为“大头菜”,因为好种,产量高,根和叶还都能食用,可以替补主食,所以在灾荒发生的时候,就是救命菜。相对蔬菜,早期的水果基本有桃、李、杏、棘、梨、栗、梅、橘、柚等。